|
“無痛分娩”是一種通俗的說法,醫學上稱為分娩鎮痛,目前國際醫學界應用最廣泛的方式為“硬膜外麻醉”。這一技術與剖腹產麻醉的操作方法完全相同,都是由專業的麻醉醫師從脊椎外層的硬膜注射麻醉藥,但用藥濃度不及前者的十分之一,并可根據產程的進展情況調節藥量和用藥時間,使產婦在骨盆腔肌肉放松、產痛減少八九成的情況下,頭腦清醒,活動正常,較為輕松地完成分娩過程。無痛分娩不能保證一定可以自然生產。產婦在分娩過程如果出現難以預料的緊急情況需要轉為剖腹產,只需將注入的麻藥濃度提高就可以達到手術麻醉的要求,不用再進行麻醉穿刺。
劇烈的產痛會導致難產,因此“無痛”的分娩常常更加順利。中華醫學會一項統計顯示,6400多位產婦在沒有任何鎮痛措施的情況下,因難產轉為剖腹產的發生率為28%,而無痛分娩的對照組僅為8%。 遠古時代,人類從就開始用念咒掛符等方式緩解產痛,并為此做著不懈的努力。1863年,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生產時曾用氯仿鎮痛,加快了分娩鎮痛技術在英國的發展。上世紀80年代初,英國在世界上最早掌握了硬膜外麻醉的無痛分娩技術。 80年代后期,無痛分娩開始在眾多西方國家作為產科工作常規普遍推廣。產婦到醫院生孩子一般由兩位醫生接待:一位是產科大夫,保障母子平安;一位是麻醉大夫,負責減輕產婦痛苦。 到90年代末,英國產婦的無痛分娩率已高達90%以上,美國已超過80%,加拿大、法國等國家的無痛分娩率也已達到或超過50%。今年國際婦女節前夕,意大利下議院以421票對3票通過動議,為女性引入免費的硬膜外麻醉,使無痛分娩成為女性的一項權利。 我國不少醫院也從80年代末開始進行硬膜外麻醉的臨床試驗,取得了不錯的效果,但大多半途而廢。2001年8月,北大醫院在全國率先規模化開展無痛分娩服務,并從次年2月始開辦培訓班向全國推廣無痛分娩技術,已有近30個省市的200多名醫務人員接受了培訓。 目前,無痛分娩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,全國只有少數幾十家醫院提供24小時無痛分娩服務。平均每年2000萬名產婦中,迄今累計僅有幾萬名產婦享受了這項服務。
|
| (責任編輯:admin) |






婦 科
不孕不育
產科
乳腺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