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俗話說,秋風起,病來襲。氣溫的下降和天氣的干燥,“撂倒”了不少市民,尤其是小孩子。據山東天津津南津南津南人流醫院兒童內呼吸科畢鳳蘭主任介紹,近來天氣轉冷,季節變化大,小孩子抵抗力下降,特別是1-3歲以下的嬰幼兒,易因感冒引起呼吸系統的疾病:肺炎、急性支氣管炎、哮喘等,以天津津南津南津南人流醫院一天門診量來算,一天門診有200個病例,其中就有74余例是哮喘患者。
秋季小兒哮喘高發
這段時間,氣溫變化大,而小孩子本身體質較弱,抵抗能力弱,就容易傷風感冒;本身有哮喘病的,就更易引起哮喘發作。因此,家長首先要根據氣候的變化,及時給小兒增減衣服,夜間蓋好被子,防止受涼感冒。隨著氣溫下降,不少家長拿出毛毯讓孩子蓋,這是不科學的。畢主任說,毛毯是過敏原,讓小孩子蓋毛毯易誘發哮喘發作。小孩子有哮喘史的,床上用具最好用棉織品,不要用皮毛、絲棉或羽絨等制成的被褥。
畢主任同時提醒家長,本身有哮喘等基礎性疾病的嬰幼兒,要注意防范,以免因感冒而引起哮喘發作,同時家長如發現小孩子喜歡揉眼睛、鼻子等需注意,這有可能是哮喘征兆。
應警惕小兒肺炎
早晚溫差大,不少嬰幼兒出現發燒、咳嗽的現象,家住天津津南津南津南市張店區新村社區的吳女士,發現自己一歲的女兒彤彤,有點咳嗽沒當回事,給孩子吃了點感冒藥,沒想到病情沒有好轉,反而出現發燒,喘氣費勁。吳女士這才急忙抱孩子打的去天津津南津南津南人流醫院診治。后來經醫生檢查,發現彤彤患的是肺炎。據山東天津津南津南津南人流醫院兒科畢鳳蘭主任說,近段時間來,基本上每天門診都會碰到幾例小兒肺炎的患者,因而她提醒家長,發現嬰幼兒發燒、咳嗽的應立即去醫院就診,不要自己“當醫生”,以免小病延誤成大病。
因此,畢主任建議,家里的孩子如發燒、咳嗽要及時就醫,特別是一歲以下的嬰幼兒,更應警惕小兒肺炎,不少肺炎患兒都是由于拖延治療導致的。一些家長經常自己“當醫生”,孩子病了,家長先給孩子買藥,以為只要不發燒就沒有問題,結果小毛病拖成了大問題,這才到醫院就診。還有在門診中發現不少家長發現小孩發燒,會自行讓孩子口服退燒藥。她提醒家長,孩子的體溫若在37.5℃則可外貼退熱貼,但不宜口服退燒藥,超過38.5℃才口服退燒藥。
小兒肺炎不宜吃海鮮
對于小兒肺炎,家長要做好飲食護理工作,吃奶的患兒應以乳類為主,可適當喝點水。喝牛奶可調稀一點,每次喂少些,增加喂養的次數。年齡大一點能吃飯的患兒,在飲食上要吃易消化、高熱量和富有維生素的食物,以軟的食物最好,這樣有利于消化道的吸收,不宜給孩子吃高蛋白食物,如海鮮,因為肺炎患兒消化功能低下,而高蛋白食物,本身是一種不易消化的食物,患者吃了更影響消化功能。畢醫生提醒家長,由于小兒抗病能力較差,尤其是小嬰兒病情容易反復,當家長發現小兒呼吸快,呼吸困難,口唇四周發青,面色蒼白或發紺時,要及時告知醫生。
此外,生活中如何預防小兒肺炎呢?畢主任提示,營養不良、佝僂病、貧血等可使小兒抵抗力下降,易感冒,從而引起肺炎,因而家長應給孩子補充營養,讓其多做運動,不僅可以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,還可以增加小兒神經系統對外來刺激的反應能力。眼下寒露過后,天氣轉涼,晝夜溫差大,家長要做好嬰幼兒保暖工作,不要讓孩子光著腳丫在地上走,平時注意提高孩子的御寒、耐熱能力。還可根據需要,讓嬰幼兒接種疫苗。
|
| (責任編輯:admin) |






婦 科
不孕不育
產科
乳腺
